中医眼科学绪论
中医眼科发展史简况
一、萌芽时期(南北朝以前)
-最早记载眼病 甲骨文记载“贞王弗疾目”“大目不丧明”,眼发生病变称之为“疾目”,眼病造成视力丧失称为“丧明”
-根据眼球中瞳孔完好与否将视力丧失区分为两类 “有眸子而无见曰矒,无眸子曰瞍”。
-世界上对瞳孔异常最早的描记 《荀子·非相》谓:“尧舜参眸子。”(参,参差)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亦有“项羽亦重瞳子”。
-世界上有关色盲最早的概念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有“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“。
-《晋书》记载手术治疗眼病的方法 “帝目有瘤疾,使医割之“
-按摩眼眦周围对眼有保健防衰之功 《庄子·外物》载有“眦wei可休老“
-扁鹊是最早的五官科医生
· 秦汉医学著作为建立中医眼科学做了先期准备
《黄帝内经》眼科的许多基本理论源于此,初步探讨了眼的生理功能及部分眼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,书中载有可用于防治眼病的药物达80余味。
《伤寒杂病论》该书有关眼症与全身脉证合参辨证论治疾病的员额,为后世眼科的整体辨治起到了示范效应。
二、奠基时期(隋代—唐代)
(一)医学分科教育为中医眼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
唐代武德年间,设置了负责医疗保健和管辖医学教育的太医署,眼科属于耳目口齿科。
(二)眼科专著问世为中医眼科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
-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有《陶氏疗目方》和甘浚之的《疗耳目方》,是我国最早的眼科方书。
-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《龙树眼论》
-《刘皓眼论准的歌》是在《龙树眼论》的影响下著成,五轮学说源自该书。
(三)重要医籍中的眼科论述为中医眼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
-《诸病源候论》对夜盲症有描述
-《备急千金药方》中有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,在世界医学史上居领先地位。
-《外台秘要》
①其认为眼产生辨色视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:
黑白分明,肝管无滞。
外托三光(日光、月光、星光)
内因神识(即须大脑的整合)
②绿翳青盲(青光眼)和脑流青盲(白内障)相鉴别。
③金篦诀,是我国关于针拨白内障的最早记载。
另外,唐代医能配置义眼。
三、独立发展时期(宋代—元代)
(一)设立眼科,为专科建设打开了发展空间
北宋元丰年间,太医局将眼科从耳目口齿科分离出来单独教授。
(二)眼科基本理论的创立,为中医眼科学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内在依据
-五轮学说起源于《内经》,完善于宋代。
(三)眼科治疗方法及药物不断丰富,深化了中医眼科的内涵建设
宋朝已开始使用眼镜。
四、兴盛时期(明代—清代鸦片战争之前)
(一)中医眼科专著大量涌现,营造了浓厚的眼科学术氛围
-元末明初倪维德著《原机启微》
-明末傅仁宇篆辑的《审视瑶函》
-清代黄庭镜编著的《目经大成》
-清代顾锡著《银海指南》
(二)著名医家充实了中医眼科理论与临床,提高了眼科整体水平
-明代王肯堂《证治准绳》
-明代朝鲜人金礼蒙等汇集的《医方类聚》
-明代杨继洲《针灸大成》
-清代张璐编著的《张氏医通》
-吴谦编纂的《医宗金鉴》
五、衰落与复兴时期(清代鸦片战争以后至今)
(一)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中医眼科发展停滞刷罗
(二)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眼科蓬勃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