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眼的解剖与生理
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
正常眼球前后径 24mm
向前平视时,突出于外侧眶缘12-14mm,两眼差不超过2mm
一、眼球壁
(一)外层:纤维膜
1.角膜
成人角膜横径11.5-12mm.
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7.8mm(基弧)。
角膜厚度0.5-1mm。
角膜的生理特点
①屈光力强,总屈光力约为+43D(diopter,屈光度)
②角膜透明,无血管,其营养代谢主要来自房水、泪膜和角膜缘血管网。
③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,感觉及其灵敏。
2.巩膜
厚薄不均
3.角膜缘
定义:是从透明角膜嵌入不透明巩膜的过渡区域。
特点:①组成房前角前外侧壁
②是部分眼内手术切口部位或重要标志。
(二)中层:葡萄膜
1.虹膜
生理作用 ①营养作用 ②遮光作用(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)
生理特点:①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 ②具有丰富的血管和丰富的三叉神经纤维网,感觉特别敏锐。
瞳孔:为虹膜中央直径2.5~4mm的圆孔(瞳神)。特点有:对光反射(直接、间接);近反射。
虹膜两条重要的肌肉:
①瞳孔括约肌 在虹膜近瞳孔缘(环形排列)—缩瞳—受动眼N副交感纤维支配
②瞳孔开大肌 在虹膜周边部(放射状排列)—扩瞳—受交感N支配
2.睫状体
生理作用:①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房水,房水可供给眼球内组织的营养、维持眼内压。
②调节晶状体屈光力。
3.脉络膜
生理特点:
①为眼球血库:营养视网膜外5层及晶状体、玻璃体等眼内组织
②遮光作用
③血流量大而缓慢,细胞间隙大,通透性大
④具免疫功能:炎症时有淋巴细胞,浆细胞渗出,像淋巴结
(三)内层:视网膜
视网膜组织示意图从外到内:第一神经元(视细胞);第二神经元(双极细胞);第三神经元(神经节细胞)
①视细胞
眼底上几个重要部位
①视乳头(视神经乳头、视盘)
黄斑部鼻侧2.5-4mm处直径1.5mm(1.5mm=1PD)
其中央或稍偏颞侧有一凹陷,称为生理凹陷(视杯),视网膜中央动、静脉由此通过。
视盘仅有神经纤维而无光感受器,因此无视觉功能,即视野检查时会出现盲点,称生理盲点。
杯/盘≤1/3则为正常,大于的话有青光眼可能性。
②黄斑位于视盘颞侧约3mm,呈横椭圆形凹陷区,正中心为中心凹,为视力最敏锐的地方。
二、眼球内容物
(一)房水(神水)
房水循环途径
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→后房→瞳孔→前房→前房角→小梁网→巩膜静脉窦→集合管→血液循环(房水经脉睫状前静脉)
生理作用:①营养角膜、晶状体和玻璃体。 ②维持眼内压 ③屈光作用
(二)晶状体
生理作用①屈光 ②和睫状体一起调节(睫状肌/环形肌收缩—晶状体悬韧带松弛—晶状体变凸而屈光力增强—眼看清近物)
病变:当晶体受损或房水代谢发生变化时,可出现浑浊,临床称之为白内障
(三)玻璃体
生理特点①无血管及神经,新陈代谢率低 ②屈光 ③支撑视网膜
眼球总结 屈光系统:角膜、房水、晶状体、玻璃体
感光系统:视网膜
第二节 眼附属器及眼眶的解剖和生理
一、眼附属器
1.眼睑
由内向外分为5层
①眼睑皮肤层:0.5mm,全身最薄皮肤之一
②皮下组织:含毛囊,皮脂腺
③肌层:眼轮匝肌—面N—闭睑
睑上提肌—动眼N—开睑
④睑板:含睑板腺
分泌脂肪样物质以润滑睑缘,减少摩擦以防治泪液外溢和水分蒸发。稳定泪膜。
⑤睑结膜
感觉由三叉N支配
生理作用
①保护眼球
②保持眼表润泽,同时还可以清除眼表的灰尘及细菌。
2.结膜
分为睑结膜、球结膜、穹窿结膜
3.泪器
(1)泪腺 主泪腺:反射性分泌
副泪腺:基础性分泌
4.眼外肌 眼球运动依赖6条眼外肌,每眼有4条直肌,2条斜肌。分别为上、下、内、外直肌,上、下斜肌。
二、眼眶
由额骨、蝶骨、筛骨、颚骨、泪骨、上颌骨、颧骨组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