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肺上开窍于鼻,外合皮毛,与大肠相表里。

-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。

-肺主肃降,肾主纳气。

-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气。(故治肺不要忘记脾)

第一节 感冒

定义:感觉触冒风邪而导致肺失宣肃,卫表不和的常见外感疾病。

临床表现:是以鼻塞、流涕、喷嚏、头痛、恶寒、发热、全身不适为主症的疾病。

证治分类:

123

第二节 咳嗽

概念:由外感、饮食、情志、他病等原因引起肺失宣降。以气逆作声,咯吐痰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。

临床表现:气逆作声,咳吐痰液。

病因:外邪犯肺和其他脏腑功能失调、内邪干肺均可导致咳嗽。

①外感六淫 ②饮食不节 ③情志内伤 ④肺脏自病

病机:

-基本病机:邪犯于肺,肺失宣肃,肺气上逆。

治则治法:分清邪正虚实。外感咳嗽,多为实证,应祛邪利肺;内伤咳嗽,多属邪实正虚,邪实为主则祛邪止咳,正虚为主者应扶正补虚。

证治分类:

123

第三节 哮病

概念: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。

临床表现:以喉中哮鸣有声、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症的反复发作性疾病。

病因:①外邪侵袭 ②饮食不当 ③情志刺激 ④体虚病后

治则治法:发时治标,平时治本。

证治分类:

2

【小结】哮病是一种本虚标实之证。标实为痰浊,本虚为肺脾肾虚。本虚与标实互为因果。

第四节 喘证

概念:外感或内伤,导致肺失宣降,肺气上逆或无所主。肾失摄纳,以致呼吸困难,甚则张口抬肩,鼻翼扇动,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。

治则治法:分清邪正虚实。实喘治肺,以祛邪利气为主;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,或补肺,或健脾,或补肾。

证治分类:

3

第五节 肺痈(肺脓肿)

概念:感受外邪或痰热素盛,蒸灼肺脏,以致热壅血瘀,肺叶生疮,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。

临床特点:以咳嗽、胸痛、发热、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症的疾病。

治则治法:治疗以祛邪为原则,采用清热解毒、化瘀排脓之法。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,脓已成需排脓解毒。

证治分类

4

第六节 肺痨

定义:因正气虚弱,感染痨虫,侵蚀肺体而形成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,死亡率高。

临床:是以咳嗽、咯血、潮热、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主症的传染性疾病。

治则治法:当以补虚培元合抗痨杀虫为原则。

证治分类:

5

第七节 肺胀

定义:多种慢性肺性疾病反复发作,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,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。

临床表现:是以喘息气促,咳嗽咳痰,胸部膨满,憋闷如塞,或唇甲发绀,心悸,肢体浮肿,经久难愈,严重者可出现喘脱、昏迷等为主症的疾病。

治则治法: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,分别缓急,有所侧重。

证治分类:

6

第八节 肺痿

定义:肺叶痿弱不用,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症状,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。

治疗原则:补肺生津

肺胀和肺痿是多种肺系疾病后期转归:

肺痨、肺痈(肺实质病变)→肺痿

咳嗽、哮病(气管病变)→肺胀

证治分类:
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