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志病的证治和用药特点
概念
“情志病”作为病名提出,首见于《类经》,是指因七情变化导致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产生的疾病。
现代论述:七情为主要病因所引起的功能性心理与情感障碍、睡眠障碍以及脏腑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症状。
· 何裕民教授在《情志疾病学》一书中,给出了情志病较为明确的界定,从3个方面分析了情志病的内涵:
·1.情志病包括情志内伤所致的以神志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。情志活动的异常首先影响心神活动,进而累及其他脏腑,从而可能出现种种神志异常的病证,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类情志疾病。如郁证、脏躁、心悸、不寐、奔豚、癫狂、痫病等。
·2.情志病包括情志内伤所致的以形体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。情志因素不仅能导致神志方面的病变,而且也能直接伤及脏腑而引起形体症状。这类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身疾病。如哮喘、噎嗝、阳痿等。
3.情志病还包括由于形体病变所致的以神志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。内脏气血的虚实盛衰变化,除能引起相应的形体症状外,还可能导致人体神志活动的异常。当神志症状成为某疾病的主要临床表观时,则归属于情志病范畴。多见于恶性肿瘤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绝经期综合征等。
历代文献
最早源于《黄帝内经》,其明确提出了“精神内伤,身必败亡”的观点及“形神统一”、“心身一体”等学说。
在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指出了:肝“在志为怒,怒伤肝”;心“在志为喜,喜伤心”;脾“在志为思,思伤脾”;肺“在志为忧,忧伤肺”;肾“在志为恐,恐伤肾”。
适度的情志活动具有调节脏腑气血的作用,如《素问·举痛论》所言:“喜则志和气达,营卫通利“。
历代文献
·汉代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中出现有情志病的记载,有以情志异常症状为主的百合病、脏躁、邪哭等,以及以气机紊乱为主的奔豚气和梅核气等。
隋唐时期,情志学说初步形成,巢元方在《诸病源候论》中指出:“怒气则上气不可忍,热痛上抢心,……愁气则喜忘不识人语,置物四方,还取不得去处。”孙思邈进一步强调“怒气、愧气、喜气、忧气、愁气,此之为病,皆生积聚”。
历代文献
宋代陈无择在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中说:“七情者,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。……为内所因。”明确提出“七情”的概念,并作为内因致病的重要方面。
金元时期是情志病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高峰时期。刘完素提出了“五志过极皆为热甚”的著名论点。朱丹溪提出了“气郁、湿郁、痰郁、火郁、血郁、食郁”的“六郁”学说。张从正提出运用以情胜情的方法治疗情志疾病。
病因病机
情志病的病机演化多为“情志刺激,首先伤肝,刚者及心,柔及脾肺,终必及肾”。
· 气机紊乱:是情志病的主要病机,《素问·举痛论》云:“百病生于气也,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惊则气乱,思则气结。
· 脏腑损伤: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有云:“喜怒不节则伤藏,藏伤则病起于阴也。”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云“怒伤肝,喜伤心,思伤脾,忧伤肺,恐伤肾。
病机
· 阴阳失衡: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有云:暴怒伤阴,暴喜伤阳。”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云: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;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。”
· 经络功能障碍:情志所伤可致经络的气血逆乱。如肝气郁结,日久化火,肝经火热引发经气逆乱上犯于肺而咯血;情志所伤还可影响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,如足厥阴肝经的经气不利常引起瘿瘤、梅核气等。
临床表现
·情志疾病多表现为心身俱病。
责之于肝,疏泄失和,症多见抑郁、眩晕、胁痛;责之于心,神明失其所主,症多见心悸、健忘、不寐、瞻妄;责之于脾胃,脾失健运,症多见痞满、纳呆、便秘;责之于肺,肺失肃降,症多见咳喘,痰多;责之于肾,肾失固摄,症多见惊恐、遗精。
治疗
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提出了:“一曰治神,二日知养身。”可见,调神是首要的,正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所云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”
《内经》开创了情志疾病治疗的先河,提出“木郁达之,火郁发之,土郁夺之,金郁泻之,水郁折之”的治疗大法。
·调畅气机是治疗情志病的主要治则;同时情志病的调摄也是十分重要的。(移精变气、情志相胜)
治疗
·疏肝解郁、和解枢机法
·少阳病的证候特点
①易经、腑同病 ②易化火、易气郁 ③易生水、生痰、生饮④易兼太阳、阳明、太阴不和及心胆不宁。
《伤寒论》第96条曰:“伤寒五六日,中风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嘿嘿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或胸中烦而不呕,或渴,或腹中痛,或胁下痞鞭…小柴胡汤主之。”
·少阳主枢,其气畏郁,和解以疏郁。
方选《伤寒论》小柴胡汤化裁,寒温并用,升降协调,攻补兼施,具有疏利三焦,调达上下,宣通内外,和调气机之功。
·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,畅达气机,祛风活络,调和营卫。(发热微恶寒,支节烦疼,微呕,心下支结)
另有四逆散,疏肝解郁、调和肝脾。
和解泻热,重镇安神法
《伤寒论》第107条日:“伤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满烦,小便不利,谵语……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。“
·适用于因情志不畅,忧思郁结,阳郁化火,热扰神明所致之癫狂证。
·方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、牡砺、铅丹(用代赭石代替)、桂枝、茯苓、大黄组成,既可和解少阳,宣畅气机,又可宁心安神,调物表里之气,原治外邪内陷少阳,热扰神明之烦惊谵语证。
《伤寒论》76条指出“发汗吐下后,虚烦不得眠。若剧者,必反复颠倒,心中懊恼,栀子豉汤主之;若少气者,,栀子甘草豉汤主之;若呕者,栀子生姜豉汤主之”。
·栀子豉类方药以清宣胸膈郁热,宫城热除,神明自安。
治疗
·益肾宁心、温补心脾法
《伤寒论》第65条有云:“发汗后,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。”本条论述了心阳虚下焦留饮欲上冲的奔豚的证治。
《伤寒论》303条指出,“少阴病,得之二三日以上。心中烦,不得卧,黄连阿胶汤主之。”
《伤寒论》第102条曰:“伤寒二三日,心中悸而烦者,小建中汤主之。”《金匮要略·惊悸病》篇日“寸口脉动而弱,动即为惊,弱则为悸。“
·【温胆汤】由(金匮要略》橘枳姜汤加味而成,由橘皮、枳实、生姜、半夏、竹茹、甘草组成,治“大病后,虚烦不得眠,此胆寒故也”。
· 宋陈言《三因方》将该方加茯苓、大枣,仍叫温胆汤。
,《三因方》载温胆汤主治:“心胆虚怯,触事易惊,梦寐不祥,或异象感惑,遂致心惊胆摄,气郁生涎,涎与气抟,变生诸证。或短气悸乏,或复自汗,四肢浮肿,饮食无味,心虚烦闷,坐卧不安”。
治疗
【定志小丸】载《千金要方》治心气不定,五脏不足,甚者忧愁悲伤不乐,忽忽喜忘……暮瘥朝发。
·[柴桂温胆定志汤],郝万山教授经验方,寒温并用,攻补同施,共成和枢机,解郁结,温少阳,化痰浊,宁神志,定魂魄之剂。加减后不仅可用于治疗精神抑郁症,还可以用于治疗焦虑、强迫、厌食、暴食、起床困难综合征、恶劣心境、多动症等多种精神疾病和多种心身性疾病。
治疗
·邪哭,属于情志病范畴,指患者精神失常,无故悲伤哭泣,如有鬼邪作祟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》指出:“邪哭使魂魄不安者,血气少也;血气少者属于心,心气虚者,其人则畏,合目欲眠,梦远行而精神离散,魂魄妄行。
·邪哭之主要病位在心,然亦涉及藏魂之肝和舍魄之肺。
·邪哭与脏躁病机相同,只是病情有轻重之分。轻者为脏躁,以悲伤欲哭、数欠伸为主症;重者为邪哭。
偏于心肝血虚者,可用酸枣仁汤加减,偏于心肺阴虚者,可用甘麦大枣汤加减。
·国医大师何任教授对此颇有心得:偏于血虚内热者,可用黄连阿胶汤加减以养血滋阴、宁心安神。
·甘麦大枣汤中的小麦为君药,养心气而和肝气,配以甘草、大枣益心脾,和中缓急。三药皆属甘平之品,既可甘以补养心脾之虚,又可甘以缓肝之急,该方正好可以调节心、肝、脾三脏。
汉代张仲景治疗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、妇人脏躁的甘麦大枣汤、奔豚气的奔豚汤、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,心悸失眠的酸枣仁汤等;唐代孙思邈的温胆汤、磁朱丸;金元时期朱丹溪的越鞠丸等。
针灸、音乐、护理等各方面均有辅助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