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温病
湿温病
1.概念
发生在夏末秋初雨湿季节,由于外感湿热病邪引起的,引起的以身热不扬,气机阻滞,脾胃功能失常,水液代谢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温病。
2.特点
1.季节性强。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,夏末秋初。
2.以脾胃为中心。弥漫周身,阻滞气机,导致水液代谢失常。
3.多出现矛盾症状。
4.病程长,缠满难愈。
3.病因病理
病因:外感湿热邪气
4.诊断要点
1.发病季节 夏末秋初,要高度警惕湿温病。
2.起病缓慢,头身困重,会表情淡漠。同时有脾胃的症状,胸脘痞闷或者恶心,舌苔垢腻。
3.传变较慢,病势缠绵,故病程长。以湿热留恋气分时间最长。
4.在病变过程中可以见到白pei肠出血(紫红),可能会导致气随血脱,阳出血亡。【大概第2-3w】
鉴别
暑温:起病急。初起高热、口渴、大汗、心烦,脉洪数,脘闷身重。是以热邪为主的夹湿。且发生时间靠前。
伏暑:秋、冬发病。临床表现和湿温很相似。
5.辨证论治
上焦:辛温宣透,芳香化湿。 【开上】 作用:气机通畅,微有汗出,邪从汗解。
中焦: 湿重{辛味开郁、苦温燥湿} 热重{寒凉清燥 石膏知母黄连黄芩栀子} 湿热并重{辛温、苦温、苦寒}
统称辛开苦降法 【畅中】
下焦:淡渗利湿。 【渗下】 要加一点健脾益气,醒胃消导的药,恢复气化功能,促进湿排出。肺主通调水道,要宣肺。
同时要兼顾三焦。
5.1湿重于热
5.1.1湿遏卫气,(上焦)表里同病
a.临床表现:恶寒少汗,或者无汗,身热不扬,午后热甚,头重如裹,身重肢倦,面色淡黄,表情淡漠,反应迟钝,四肢发凉,胸闷脘痞,纳呆不饥,甚或呕恶,大便溏滞,小便不利,色黄,舌苔白腻,脉象濡缓。
b.证候分析:恶寒,身热不扬(湿邪阻滞气机,阳气不能温煦,故恶寒发热);午后热重(午后申时阳明主令,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,正气充盛,抗邪有力);大便溏滞(湿邪下注大肠);小便不利(气机不畅,水道不利)
c.治法:辛温宣透,芳香化湿。由于湿邪弥漫到中焦气分,所以要加健脾的药,也要加辛温、苦温的药,还要配合淡渗的药,还有行气药。
d.方药:
-
藿朴夏苓汤
组成:藿香、半夏、赤茯苓、杏仁、生薏苡仁、蔻仁、猪苓、泽泻、淡豆豉、厚朴。
开上:藿香、淡豆豉、杏仁
畅中:蔻仁、半夏、厚朴【辛开苦降】
渗下: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薏苡仁
可能宣表的力量不够,可以加苏叶、白芷。或者甚至可以用藿香正气散。
-
三仁汤
组成:杏仁、滑石、通草、白蔻仁、竹叶、厚朴、生薏苡仁、半夏。
开上:杏仁、竹叶
畅中:蔻仁、厚朴、半夏
渗下:薏苡仁、滑石、通草
比较:三仁汤里有竹叶和滑石,泻热力量相对强。藿朴夏苓汤里有藿香和豆豉,透表力量强,但是其实不够。
- 藿香正气散
5.1.2湿热酿痰,蒙蔽心包(上焦)
a.临床表现:身热不扬,午后热甚,【神识呆滞,时昏时醒,昏则谵语,醒则神呆,呼之能应】昼轻夜重。舌苔白腻或黄腻,脉濡滑或者濡滑数
b.证候分析:夜间阴寒盛,故痰凝,昼轻夜重。
c.治法:化湿清热(化湿为主),芳香开窍。【不能豁痰,热痰才能豁,湿痰不能】
d.方药
- 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(湿重于热)
石菖蒲、郁金。菖蒲能芳香开窍,郁金能活血行气。丹皮透热,防止邪入血分。紫金片辟秽化浊;竹沥化痰。
山栀、竹叶、灯芯、木通,导热下行。连翘透热。
苔白,脉不数,芳香开窍的力量不够,故配合苏合香丸。
-
至宝丹(湿热并重)
苔黄脉数。
凉开。芳香走窜而开窍。
-判断湿重于热还是湿热并重,可以从舌脉上来判断,一般初起为湿重于热,后发展为湿热并重。
痰热蒙蔽心包与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比较表
证候 | 痰热蒙蔽心包 |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|
---|---|---|
病类 | 温热病 | 湿热病 |
病因 | 温热邪气 | 湿热邪气 |
病机 | 温热邪气灼液成痰,蒙蔽心包,痰蒙热扰,营阴损伤 | 湿热郁蒸,酿生痰浊,蒙蔽心包(痰湿不入血脉) |
证候类型 | 气营两燔 | 气分证 |
临床表现 | 神昏谵语,昏聩不语,痰壅气粗,呼之不应(有营阴的损伤,故一直昏迷) | 时昏时醒,昏则谵语,醒则神呆,呼之能应,昼轻夜重(气分证,故时昏时醒) |
舌/脉 | 舌蹇短缩,质红绛,苔黄燥,脉细滑数 | 舌质白腻,脉濡滑(湿重于热);舌苔黄腻,脉濡滑数(湿热并重) |
治法 | 清心凉营,豁痰开窍 | 化湿清热,芳香开窍 |
方药 | 清宫汤送服“三宝”(安宫牛黄丸、紫雪丹、至宝丹) | 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|
5.1.3湿阻募原
a.临床表现:初期先憎寒而后发热,继则但热不寒,昼夜发热,日晡益甚;继则但热不寒,昼夜发热,日晡益甚,同时伴有身痛有汗,手足沉重,呕逆,恶心,脘腹胀满,苔白厚腻浊,脉不浮不沉而数。
吴又可:“邪自口鼻而入,则其所客,内不在脏腑,外不在经络,舍于伏膂之内,去表不远,附近于胃,乃表里之分界,是为半表半里,即《内经·疟论》所谓横连募原者也。”
b.证候分析:初期,邪在募原,邪欲进,正气要抵抗,故出现往来寒热。邪气入里,正邪交争最激烈,体温最高,故出现潮热;邪阻气机,气血不通,故身痛;热势盛,逼迫津液外泄。募原在胃附近,阻滞气机,脘腹胀满;胃不降浊,导致胃气上逆,表现为恶心呕吐。湿浊为主,热蕴湿中,热象并不明显,见白腻苔。正邪相争,既不在表也不在里,就是数。
c.治法:疏利透达。【宣透气机】
d.方药:达原散/达原饮
厚朴、槟榔、草果仁、黄芩、甘草、知母、白芍
槟榔:磨除伏邪
厚朴:破戾气所结
草果:辛烈气雄,除伏邪盘踞
黄芩:清燥热之余,燥湿 甘草:调和中焦 知母:滋阴 芍药:和血 【后四味是调和作用,防止燥烈伤津】
5.1.4湿困中焦(脾胃)
a.临床表现:身热不扬,脘痞腹胀,恶心欲吐,或呕吐。口不渴,或口干不欲饮,或喜热饮。大便溏泄,小便浑浊。苔白腻,脉濡缓。【主要湿阻气机,脾胃运化失常,导致水液代谢失常】
b.证候分析:身热不扬,说明热蕴湿中。大便溏泻是脾不升清。湿阻气机,脾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{脾不散精},下注膀胱,故小便浑浊。
c.治法:芳香化浊
d.方药:雷氏芳香化浊法
藿香叶、佩兰叶:芳香化浊,宣化上、中焦之湿浊,还能透泄。
陈皮、半夏、大腹皮、厚朴:辛开苦降,燥湿降浊。
但是缺了淡渗药、健脾药{生薏苡仁、茯苓}
5.1.5湿阻膀胱,上蒙心包
a.临床表现:身热不扬,热蒸头胀,身重疼痛,恶心呕吐,神识昏迷,小便不通,渴不欲饮或不渴,舌苔白腻,脉濡。
b.证候分析:小便不通,浊邪无出路。
c.治法:淡渗利湿和芳香开窍同时。
d.方药:茯苓皮汤送服苏合香丸
组成:茯苓皮、生薏苡仁、猪苓、大腹皮、白通草、淡竹叶。
用茯苓皮利水作用更强。
5.1.6湿滞大肠
a.临床表现:身热不扬,头晕胀如裹,甚则神识昏蒙,脘痞呕恶,少腹硬满,大便不通,舌苔垢腻,脉濡。
b.证候分析:大便不通,浊气不能排出,湿邪没有出路。
c.治法:祛湿行气
d.方药:宣清导浊汤
猪苓、茯苓、寒水石
**晚蚕沙(甘、辛、温)、皂荚子(辛温走窜)**→化大肠湿浊;辛温走窜,燥湿开郁,通关利窍。
5.2湿热并重
原因:过用温燥药;正邪相争,从阳化热;阳盛体质的病人一发热就是湿热并重。
5.2.1湿热蕴毒
(特点是蕴毒,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)
a.临床表现:发热口渴,胸痞腹胀,身痛倦怠,咽肿溺赤,吐泻频作,身目发黄(或然证,土壅木郁,胆热液泄),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
b.证候分析:有明显的发热,至少就是湿热并重,口渴更是伤津液。胸闷、脘痞、腹胀,湿也重,湿阻气机。
c.治法:化湿辟秽,清热解毒
d.方药:甘露消毒丹
滑石、绵茵陈、黄芩、石菖蒲、川贝母、木通、藿香、射干、连翘、薄荷、蔻仁。
芳香化湿辟秽:茵陈、菖蒲、藿香、蔻仁、薄荷;
寒凉清热解毒:滑石、黄芩、木通(栀子+通草)、连翘、薄荷、射干(利咽);
加川贝养阴化痰。
5.2.2湿热中阻
a.临床表现:发热,汗出热减,继而复热,口渴,不欲多饮,脘痞呕恶,心中烦闷,便溏色黄,味臭,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(或黄滑腻),脉象濡数。
b.证候分析:湿热交争,胶结难解,正气不衰故热势高。热蒸湿动,弥漫于表则汗出。口渴、胸脘痞闷是因为湿阻气机。恶心呕吐,是气机不通,胃气上逆。湿热下注大肠故便溏。
c.治法:辛开苦降,化湿清热
d.方药:连朴饮(王氏)
黄连、厚朴、石菖蒲、半夏(醋炒)、淡豆豉、炒山栀。
辛温:菖蒲、半夏、淡豆豉。{醋炒半夏制约燥性;山栀大寒,怕冰伏}
苦温:厚朴
苦寒:黄连、山栀
属于辛开苦降法。若津伤重,可加芦根{甘寒生津而不腻};若湿重,可以加薏苡仁利湿,加竹叶透泄{出白pei};
5.3热重于湿
一般是由于热湿热并重发展而来。一般表现为中焦阳明胃热夹太阴脾湿。
a.临床表现:高热汗出,面赤气粗,口渴饮冷,身重脘痞,舌苔黄腻,甚至黄燥,脉洪数或滑数。b.
b.治疗:清热燥湿
c.白虎加苍术汤{若湿较重,可加芩连、藿香、佩兰}
5.4从阳化热(非湿热病)
(1)热入血分,血热动血
a.临床表现:高热,心烦躁扰,便下鲜血,舌红绛,脉数。(热邪深入肠络)
b.治疗:清热凉血
c.代表方剂:犀角地黄汤{肠出血的病人,选地榆、紫草、白茅根、茜草根}
(2)气随血脱
a.临床表现:便血不止,身热骤降,面色苍白,冷汗淋漓,舌淡无华,脉芤,或微细欲绝
b.治疗:补气固脱
c.代表方剂:独参汤{浓汤顿服}
亡阳可以加附子,参附汤。
(3)脾肾阳虚,阴血亏损
a.临床表现:面色晄白,四肢不温,倦怠乏力,还有少量出血,舌淡无华,脉沉细无力。
b.治疗:温阳益气,滋阴补血
c.代表方药:黄土汤
甘草、干地、白术、制附子、阿胶、黄芩、灶心黄土(250g)其他各9g
黄土:甘温涩,能止泻止血。先煮半斤黄土,沥出黄土,用清的汤煮其他药。
灶心黄土:温脾止血。
甘草:甘温益气。
白术附子:温振脾阳
地黄、阿胶:滋阴补血
黄芩:制附子之大辛大热,兼清肠道余热。
(4)余邪未尽,脾胃呆钝
a.临床表现:身热已退,脘中微闷,知饥不食,舌苔薄腻,脉缓。
b.治疗:轻清芳化
c.代表方剂:五叶芦根汤
藿香叶、薄荷叶、鲜荷叶、枇杷叶、佩兰叶、芦根、冬瓜仁
透热化湿,芳香醒脾。生津利尿。
(5)湿盛阳衰(从阴化寒)
阳气不足就可以从阴化寒。可以从湿重于热传变而来。
a.临床表现:形寒肢冷,倦怠神疲,心悸头晕,面目四肢浮肿,小便不利,或咳喘气逆,面色苍白或者青紫,舌质淡或青紫,舌苔白水滑,脉沉弱或结代。(心脾肾三阳虚,气化无权)
b.证候分析:水气凌心,则心悸;寒水上泛清窍则头晕;肾阳虚可以出现小便不利或小便多;水多了则会泛溢周身,出现水肿。
c.治疗:温阳行水(利水)
d.方药:真武汤(《真武汤》)
茯苓、芍药、生姜(切) 各三两;白术(二两)、附子(一枚,炮)
气虚者可以加人参补气回阳。
6 治疗禁忌
1.忌大汗
2.忌大下
3.忌滋补
4.忌温补
总结在50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