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热病辨治概述
湿热病辨治概述
湿热病包括:
- 暑温(暑湿) 发于夏季,以暑热为主夹湿邪。临床表现是
热重于湿
。 - 湿温 发生于夏末秋初(长夏季节),初起以湿为主,热蕴湿中,热象不显。逐步发展既可以形成湿热并重,再发展热重于湿,化燥,向温热病转化。还可以向寒湿转化。
- 伏暑 是秋冬季节发作的暑湿病,特点是
湿热并重
或热重于湿
,热偏重。 - 湿热疫 外感疫疠邪气,为湿热,传染性强。
1.病因
a.外感湿热邪气。
吴鞠通说“内不能运水谷之湿,外复感时令之湿”,内外合邪发病。
b.由湿蕴热。
2.特点
- 季节性强 发生于夏末秋初,此时湿热氤氲。
- 以脾胃为中心,弥漫周身,阻滞气机,导致水液代谢障碍
- 出现矛盾症状
- 病程长,缠绵难愈 湿邪粘腻,难以速除
3.辨证纲领
因初起大多为气分证,若不化燥则不入营血,故卫气营血辨证对此意义不大。
三焦辨证相对有意义。初起以上焦为主,继而为中焦,中焦病不治,则传下焦。三焦能包括上焦(心肺)、中焦(脾胃)、下焦(大小肠、肝、膀胱)。湿热病的实质是导致三焦气化功能的失常,故选用三焦辨证。
4.三焦湿热的辨治法则
4.1上焦湿热证
临床特点:身热不扬、恶寒较重(遏阻气机、遏伤阳气)、头身重痛、舌苔白腻、脉濡。
治疗方法:辛温宣透,芳香化湿——辛宣芳化法
辛能散邪、透邪,温能化湿,芳香醒脾胃。
代表药物:藿香、白芷、苏叶、香薷、佩兰(芳香不辛温,可配用)、青蒿(芳香不辛温,苦微寒,可配用)
药物作用:疏透肌腠,腠理通达,汗出邪解
4.2中焦湿热证
病传来路:上焦病不解,病传中焦;素体水湿内蕴,外邪易入侵直接发于脾胃。
表现形式: 和邪气有关,和体质也有关。
-
湿重于热 多见。表现为身热不扬,脘痞不饥,大便溏滞不爽,口淡不渴,舌苔白腻,脉濡。没有明显热象,治疗重在祛湿。治疗采用辛温开郁,苦温燥湿的药。
辛温开郁:半夏、苍术、白蔻仁、草果;
苦温:厚朴、大腹皮、陈皮;
-
湿热并重 表现为身热胶结,身热心烦,恶心呕吐,大便溏,色黄而臭,脘痞腹胀,汗出(黏汗有馊味),热减,继而复热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 治疗在于
苦寒清热燥湿
。常用药:黄连、黄芩、栀子(导热从小便而去)
综上,中焦湿重于热、湿热并重大的前提都是辛开苦降,但是选药有所不同。湿重于热不用寒药;湿热并重用寒药,同时辛、苦、温均能使用。
-
热重于湿 表现为大热、大渴、大汗、脉洪大、脘闷湿重。苔黄而干燥,脉洪数或者滑数。治疗在于寒凉清热,兼以燥湿。
常用药:石膏、知母;苍术。(湿热病中,辛寒药少用,一定要是中焦脾胃热重于湿可以用石膏知母,其他用芩连为多)
4.3下焦湿热证
主要表现为水谷糟粕排泄的失常。
- 大便(大肠) 不畅,二便不通
- 小便(膀胱) 不畅,二便不通
治疗以因势利导,甘淡利湿
。
淡渗利湿:茯苓、泽泻、猪苓、滑石、车前子、生薏苡仁。
苦寒清利:栀子、竹叶。
另外:
健脾药:白术、茯苓、生薏苡仁(凡是中焦有水湿,参、芪一概不能用)
醒胃药:山楂、神曲、麦芽(谷芽、稻芽)、鸡内金【消导药,炒后醒脾胃功能更好】;砂仁、蔻仁【消食化浊】。
理气药:厚朴、枳实、陈皮、大腹皮(苦温)、藿梗。【总体来说是要向下降得,郁金香附不能用】
开肺气:杏仁、桔梗
5. 湿热病辨治简表
治疗法则 | 常用药物 |
---|---|
辛温宣透,芳香化湿 | 藿香、白芷、苏叶、香薷、佩兰、青蒿 |
辛温开郁,苦温燥湿 | 半夏、苍术、蔻仁、草果、厚朴、大腹皮、陈皮、白术 |
湿热并重 | 黄连、黄芩、栀子 |
淡渗利湿 | 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滑石、车前子、生薏苡仁 |
苦寒清利 | 竹叶、栀子、灯芯 |
健脾益气,醒胃消导 | 茯苓、白术、生薏苡仁;山楂、神曲、麦芽、鸡内金;砂仁、白蔻;炒苡仁 |
理气行滞 | 厚朴、枳实、大腹皮、陈皮、藿梗、苏梗 |
开通肺气 | 杏仁 |
6.治疗禁忌
6.1.药物
-
忌大汗——麻黄、桂枝(应用小汗法)→上蒙清窍、内闭心包
“汗之则神昏耳聋,甚则目瞑不欲言。”
-
忌大下
“下之则洞泄”
-
忌腻补
“润之则病不解”
-
忌温补
“灰中有火”
6.2饮食
甜、黏、硬、生冷。
6.3调护
防止复发:感冒复(避风寒)、食复(节饮食)、劳复(避免过度劳累、节制性生活)
7.温热病的转归(从化)
7.1从阳化热
- 热邪偏盛
- 阳盛体质
- 过用温燥
最终化燥成温→温热病
7.2从阴化寒
- 湿邪偏盛
- 阳虚阴盛
- 过用寒凉
最终转变为寒湿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