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86习题
1.8086
作业题
1.8086微处理器指令队列长度为
6
2. 8086CPU若在最小工作方式,下列控制信号在读/写总线周期怎样组合才能从存贮器中读出信息 M/IO DT/R RD WR
1001
3.当RESET信号进入高电平状态后(即初始化状态),将使8086微处理器的哪个寄存器置成FFFFH
CS
4.8086CPU的输入输出指令,它们的直接/间接寻址能力最大为
256个端口地址
5.8086CPU是在总线周期的哪个状态用地址锁存允许信号ALE将地址信息打入锁存器?
T1
6. 8086微处理器中,标志寄存器共有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各几位?
6-状态、3-控制)
7. CPU与接口之间数据传送,是以什么形式进行的?
数据传送方式主要有查询方式、中断方式、DMA方式
8.8086CPU的基本总线周期可分为几个时钟周期?
4
9.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,CPU 与外设数据常用的三种传送控制方式
程序控制方式、中断方式、DMA方式
10. 8086微处理器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的?
总线接口部件BIU、执行部件EU
11.当8086 CPU的工作 ...
皮肤及性传播疾病
二、主要介绍内容:
皮肤病:病毒性、细菌性、虫毒性、过敏性皮肤病,皮肤附属器疾病及部分病因复杂难治的皮肤病。
性病:淋病、尖锐湿疣、梅毒、艾滋病等。
三、病因:
1.外因:风、湿、热、虫、毒
2.内因:七情内伤、饮食劳倦、肝肾亏损
(填空)
风的特点
1..百病之长:寒、湿、燥、火依附于风
2.其性开泄:升散、向上、向外的特点
3.善行数变:迅速、游走、全身、瘙痒(和荨麻疹类似)
4.风性燥烈:化热、伤阴(血虚风燥)
症状:发热、恶风、汗出一表证(汗出对皮肤病的病人还是要进行询问)
1.风寒:皮损色白,遇寒易发,苔薄白,脉浮紧(瘾疹)
2.风热:皮损色红,遇热易发,苔薄黄,脉浮数
寒:外寒一寒邪侵袭肌表,郁過卫阳
内寒一机体阳气不足,肌肤失于温煦
1.寒性收引:毛窍收缩,卫阳闭阻
2.寒性凝滞:寒凝气血,气滞血瘀
症状
1.皮损色苍白或青紫、麻木、得热可缓解
2.关节疼痛或酸痛、肌肉拘急或僵硬、活动困难或不利、舌淡、苔薄白、脉沉细
暑
1.升散炎热:汗出,侵入肌肤则腠理闭塞
2.暑多夹湿:暑湿困脾,蕴阻肌肤
症状
1.皮损:潮红、糜烂、流汁
2.其他:必见热象,伴胸闷、纳差、乏力
小便 ...
中医外科导论
何为中医外科疾病?
■发生于人体体表、有形可征以及需要以外治为主的疾病。
■有着历史沿革
■中医外科学—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,研究外科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防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。
涵盖的新学科:皮肤、乳腺、肛肠、男科、蛇伤、肿瘤、疮疡(清热凉血膏)。
学习要点
■1,学好中医外科的总论
■2,学好各学科(章节)的总论
■3,中西医病名的对应
■4,外科疾病内外兼治的辩证体系
■5,中医外治的理论和方法
学好中医外科的总论
﹣发展历史
最早见于甲骨文
“黄帝内经”,“痤”、“痔”。
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膏梁厚味,足生大疔”。“营气不从,逆于肉理,乃生痈肿”——疮疡类疾病的理论基础。(预后不能吃大鱼大肉的,要忌口)
《伤寒杂病论》:肠痈一大黄牡丹皮汤(另有红藤汤)(阑尾炎)
《刘涓子鬼遗方》:第一部现存外科专著,辨脓成否,有无波动感。(未成脓,刺破,毒会入里;成脓需要刺破)
《诸病源候论》:疥疮有疥虫引起。记载了40余种皮肤病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:五善七恶(判断疾病的转归),扶正祛邪,内消托里。
■明:汪机《外科理例》,主张外科疾病“以消为贵,以托为畏”
■《霉疮秘录》:第一部梅毒专著。
鼎 ...
中医耳鼻咽喉科学
常见病:感冒
· 鼻塞流涕:急性鼻炎
· 咽痛:急性咽炎,急性扁桃体炎
严重:
· 耳胀,耳痛:急性中耳炎(化脓性,分泌性)
· 声音嘶哑:急性喉炎
眩晕:
· 梅尼埃病(反复发作史)
· 前庭神经炎(感冒病史)
· 迷路炎(中耳炎流脓病史)
常见症状:咳嗽
· 鼻源性咳嗽:鼻炎,鼻窦炎,鼻后滴漏
· 咽源性咳嗽:咽炎,扁桃体炎
总结:耳鼻咽喉与全身疾病都有关系
耳科概述
一、功能
司听觉:耳蜗功能——听觉神经末梢
主平衡:
-壶腹嵴(半规管)旋转运动
-球囊斑(球囊)垂直运动
-椭圆囊斑(椭圆囊)水平运动
位觉(前庭)末梢感受器
平衡之所在:①晕车、晕船。②刹车时人能克服惯性不跌倒。③梅尼埃病——属中医眩晕。
二、位置
①头为诸阳之会,人体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。
②耳又属七窍之一。
**1.**耳与肾
所属关系:肾主耳,耳为肾之窍、肾之官、肾之外候。
生理关系:肾藏精通耳为听,主骨生髓荣耳主平衡。(肾贮藏五脏六腑之精气,先后天之精气)
病理关系:肾虚及耳。(肾精亏损,脑髓不足,不能荣养耳窍,而出现耳鸣,耳聋,眩晕等)
诊断关系:察耳候肾。(耳轮红润者生,枯槁者难治,故耳轮的红润为佳;耳 ...
情志病的证治和用药特点
概念
“情志病”作为病名提出,首见于《类经》,是指因七情变化导致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产生的疾病。
现代论述:七情为主要病因所引起的功能性心理与情感障碍、睡眠障碍以及脏腑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症状。
· 何裕民教授在《情志疾病学》一书中,给出了情志病较为明确的界定,从3个方面分析了情志病的内涵:
·1.情志病包括情志内伤所致的以神志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。情志活动的异常首先影响心神活动,进而累及其他脏腑,从而可能出现种种神志异常的病证,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类情志疾病。如郁证、脏躁、心悸、不寐、奔豚、癫狂、痫病等。
·2.情志病包括情志内伤所致的以形体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。情志因素不仅能导致神志方面的病变,而且也能直接伤及脏腑而引起形体症状。这类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身疾病。如哮喘、噎嗝、阳痿等。
3.情志病还包括由于形体病变所致的以神志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。内脏气血的虚实盛衰变化,除能引起相应的形体症状外,还可能导致人体神志活动的异常。当神志症状成为某疾病的主要临床表观时,则归属于情志病范畴。多见于恶性肿瘤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绝经期综合征等。
历代文献
最早源于《黄帝内经》,其明确提出了“精神内伤, ...
脾胃病
一、四君子汤类方
四君子汤为气虚证。
二、理中丸(汤)类方
理中丸主理中乡,甘草人参术干姜。呕利腹痛阴寒盛,或加附子总回阳。干姜苓术入甘草,寒湿微患痛在腰。温阳散寒祛脾湿,苔润脉细皆可疗。
三、平胃散类方
平胃散是苍术朴,陈皮甘草四般药,除湿散满祛瘴岚,调胃诸方从此扩。或合二陈或五苓,硝黄麦曲均堪著。若合小柴名柴平,并加姜枣能除疟。
又不换金正气散,即是此方加夏藿。
四、半夏泻心汤类方
半夏泻心黄连芩,甘草干姜与人参,大枣和之治虚痞,治在降阳而和阴。黄连汤内用干姜,半夏人参甘草藏,更用桂枝兼大枣,平调寒热此佳方。
脑系疾病
概念
中医脑病学是中医学中专门研究脑与髓相关病证的临床学科。
研究核心—以脑为生命活动的中心
理论基点—以脑为“元神之府”、“五神”、“形与神俱”、“昼精一夜暝”等
主要内容一研究脑与脊髓的概念、脑与全身的脏腑组织、经络肢节功能之间的统帅与协调功能失职而出现的病理机制、病证特点、辨证论治、预后康复和预防保健。
临床涵盖范畴十分广泛:中风病、痫证、头痛、眩晕、不寐、郁证、健忘、痉证、癫狂和呆证——脑病
肢体经络疾病:痹证、痿症、颤证等。
脑的生理
脑为至阴至阳、多气多血之脏,脏性清灵,易虚易实
病理变化:寒热虚实、气血津液、寤寐变化
伤及神志、神机而致病情变化、危象险生
疾病过程中出现痰瘀、毒互结,致使病程缠绵,
久病顽疾
脑的生理及病理特点
1脑为“诸阳之会”——阳易亢
2脑为“元神之府”——神易伤
3脑为“清灵之窍”——窍易闭
4脑为“诸髓之海”——髓易虚
5脑为“诸脉之聚”——脉易损
张学文
日匆,
头为诸阳之会,手足三阳经均循行头面,“诸阳之督的督脉更入属于脑——脑病以阳亢、火热证多。
阴虚火旺所致的颧红唇赤、虚烦不寐、健三耳鸣、眩晕昏视等症——不寐、健忘、眩晕
六淫的风、燥、火 ...
肝胆疾病
定义
-肝胆病证是因七情失调、饮食不节、感受外邪或劳倦内伤所致的以肝胆疏泄失常、气血津液失调、阴阳失和为病理特征的一类病证。(和肝疏泄功能、藏血,胆藏精的功能相关)
-肝胆病证涉及了黄疸、胁痛、鼓胀、胆胀、眩晕、痉病、颤证以及肝癌。
肝胆功能
-肝风木之脏,将军之官,谋虑出焉,性喜条达,主疏泄,主藏血,主筋,开窍于目,其华在爪,其志为怒,在液为泪;
-胆附于肝,胆为中正之官,决断出焉,内藏精汁,其经脉属肝络胆,肝胆相为表里。
-肝胆的病理表现主要是气机运行、血液的储藏和胆汁疏泄功能的异常。(和情绪的异常相关)
肝的生理功能及特性
肝为刚脏,性喜升动,喜条达而恶抑遏,肝体阴用阳。(疏肝、平肝药中会劫肝阴,会加一些柔肝、养肝、养血的药,举个例子:柴胡疏肝散,疏肝解郁,行气止痛的常用方,方中有芍药,为了制约柴胡的疏散之力,以减少对肝阴的损伤)
﹣肝体指肝之形体及所藏 肝阴血
﹣肝用:肝之功能 肝阳、肝气
肝的生理功能则为主藏血和主疏泄。
肝的生理功能一一主藏血
-一方面可以阴柔之质,使肝之升动之性冲和条达而不亢逆为害;
-二是调节体内血量的分布与分配,保证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, ...
第一章 导言
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、性质和范围
-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证思维方法,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病因病机、辨证论治及预防调护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。
分类:外感病和内伤病。
第二节 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
一、奠基时期(战国-秦汉)
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
二、继承发展时期(隋唐-宋金元)
《外台秘要》、《诸病源候论》
金元四大家
三、系统完善时期(明清)
《内科摘要》薛己
《实用中医内科学》、温病四大家著作
第三节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、命名及其特点
第四章 肺系病证
-肺上开窍于鼻,外合皮毛,与大肠相表里。
-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。
-肺主肃降,肾主纳气。
-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气。(故治肺不要忘记脾)
第一节 感冒
定义:感觉触冒风邪而导致肺失宣肃,卫表不和的常见外感疾病。
临床表现:是以鼻塞、流涕、喷嚏、头痛、恶寒、发热、全身不适为主症的疾病。
证治分类:
第二节 咳嗽
概念:由外感、饮食、情志、他病等原因引起肺失宣降。以气逆作声,咯吐痰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。
临床表现:气逆作声,咳吐痰液。
病因:外邪犯肺和其他脏腑功能失调、内邪干肺均可导致咳嗽。
①外感六淫 ②饮食不节 ③情志内伤 ④肺脏自病
病机:
-基本病机:邪犯于肺,肺失宣肃,肺气上逆。
治则治法:分清邪正虚实。外感咳嗽,多为实证,应祛邪利肺;内伤咳嗽,多属邪实正虚,邪实为主则祛邪止咳,正虚为主者应扶正补虚。
证治分类:
第三节 哮病
概念: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。
临床表现:以喉中哮鸣有声、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症的反复发作性疾病。
病因:①外邪侵袭 ②饮食不当 ③情志刺 ...